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安徽各地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硬仗 力夺夏粮丰收

安徽各地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硬仗 力夺夏粮丰收

         全省各地抗旱保苗力夺夏粮丰收  

         2月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面对去冬以来的秋冬连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受旱地区各地迅速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攻坚战,努力夺取夏粮丰收。

         去冬以来,我省淮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秋冬连旱为1961年以来第3个*严重的秋冬旱年份。旱冻叠加,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2439.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近70%;其中三类苗1030万亩,约占小麦播种面积30%;发生小麦点片死苗约90万亩。目前,淮北地区仍持续少雨,土壤墒情持续下降,旱情呈加重趋势,我省成为国内8个发生旱情*重的省份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及时听取旱情苗情和抗旱保苗情况汇报,省政府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保苗工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了《安徽省抗旱预案》II级响应,省政府下达了1.11亿千瓦时农业抗灾用电指标,动用1000万元省长预备费用于当前抗旱保苗,专项安排150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补助购置抗旱机械,提前预拨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等抗旱保苗物资。各地也积极加大抗旱投入力度,科学调度水源,动员水利基础条件较差地区群众新打小口井,对淤塞的机电井开展清洗,保证抗旱急需。同时,省农委组织专家举办讲座,刻录2000份光盘免费发放。各地还组织农技人员、抗旱服务队到村组、田间地头,加强指导,搞好服务。

         我省淮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全力以赴抗旱保苗。淮北地区6市高峰时154万人投身抗旱,动用8.8万眼机电井,开启657处泵站,43.4万台套流动抗旱设施提水浇灌,投入抗旱资金3.07亿元,抗旱用电3800万千瓦时,抗旱用油2.3万吨。到2月1日,全省已完成抗旱保苗浇灌面积1444万亩,占受旱面积的59.2%。(安徽日报聂建春)

         王三运强调 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硬仗

         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省淮北地区出现严重的旱冻灾害,特别是淮北中西部地区旱情十分严重。针对当前淮北地区日益加重的旱情,2月2日,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抗旱保苗工作。省长王三运强调,要像防汛抗洪那样,动员一切力量,坚决打好抗旱保苗硬仗,为实现今年我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基础。

         王三运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抗旱保苗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抗旱保苗。要强化支持,继续加大资金和物资投入,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抗旱急需,科学高效抗旱。要抓早抓紧,紧急行动起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不误时节,抓紧抗旱保苗,大力开展提水、运水浇灌,消除抗旱死角,尽*大努力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要形成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大限度地减轻旱灾损失,努力夺取今年夏粮丰收。(安徽日报尔实)

         极端干旱侵袭安徽三十市县 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6亿

         受灾人口1286.6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136.7万公顷   

         去年入秋以来,我省30个市县降水排在历史同期少雨年的前5位,达到干旱极端气候事件标准,而这30个市县大部位于我省小麦主产区。在昨天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旱情特征。

         据介绍,去年9月至今年1月31日,沿淮淮北地区降水量仅为8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29毫米,是1961年以来第三个*严重的秋冬旱年份。合肥以北地区的降水量也比常年少5成以上,其中,沿淮淮北中西部地区少8成以上。降水持续偏少使沿淮淮北出现秋冬连旱,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连续无雨天数分别达103天和101天。

         同时,冻灾“火上浇油”。据介绍,去年入冬以后,我省冷空气活动频繁,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我省先后遭受寒潮袭击,沿淮淮北*低气温普遍达到-10℃到-12℃。寒潮天气造成旱冻叠加、寒旱并存的不利局面,给受旱小麦带来不同程度的冻害。

         卫星干旱监测结果显示,我省淮河以北出现大范围轻到中旱,部分地区重旱。气象干旱指数分析也显示,我省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东部,都出现了中到重等气象干旱。而发生干旱极端气候事件的大部分市县,都属于我省小麦主产区的阜阳、淮北、亳州、宿州和蚌埠市。1月27日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旱情仍在继续,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重旱面积均超过30%,砀山和淮北重旱面积分别高达76%和68%。(项磊)

         又讯记者昨天从省救灾办获悉,自去年10月以来,我省淮北地区无明显降水,加之冬季低温天气,致使小麦发生严重旱冻灾害,江淮北部局部地区也发生旱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近16亿元。

         据亳州、阜阳、淮北、宿州、淮南、蚌埠、六安、合肥、滁州九市民政局报告,共有39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28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6.722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60.438万公顷,绝收面积2.962万公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2月1日上午,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主持召开抗旱保苗工作第三次专题会议,听取省有关部门关于当前全省旱情、苗情及抗旱保苗工作情况的汇报,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目前,各受灾地区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抗旱保苗工作力度,努力减轻旱灾损失。(新安晚报李大春、夏丽霞)

         我省抗旱保苗情况百门高炮火箭将向天要雨     

         昨天,包括合肥在内的淮河以南地区虽然下起了小雨,但我省淮北地区的严重旱情仍在继续。这是我省自1961年以来第3个*严重的秋冬旱年份。省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程中才通报了当前我省抗旱保苗工作情况。国家防总抗旱检查组也已于昨天赶赴我省检查指导抗旱保苗工作。

         8省旱情严重

         我省*重省份之一

         昨晚,省防指发布了第2号旱情通报称,当日我省淮河以南地区普降小雨,沿淮淮北地区基本无雨,旱情继续发展。据统计,全省受旱面积2591万亩,其中严重干旱1074万亩。

         据省政府副秘书长程中才介绍,现在国内有8个省发生旱情,我省是*重的省份之一。

         我省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淮北地区累计降水量仅为8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8成,合肥以北地区降水量也比常年少5成以上,为1961年以来第3个*严重的秋冬旱年份。其中,到昨天为止,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连续无雨天数已分别达到104天、102天。

         据省气象局副局长刘月成介绍,根据资料分析,未来10天,我省北部仍以过程性天气为主,云系较多,无明显降水,旱情仍将持续,灾情将不断加剧。

         受灾严重

         90万亩小麦死苗

         我省气象部门认为,我省淮北小麦主产区有29个市县降水之少,为历史罕见,达到干旱极端气候事件标准。严重干旱还与寒冻叠加,淮北部分地区入冬以后*低气温达到-12℃~-13℃,寒潮天气给麦苗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尤其是受旱的小麦危害加重。目前,淮北地区仍持续少雨,土壤墒情持续下降,旱情呈加重趋势。

         今年是我省小麦播种面积*高年份,达3544万亩。由于旱情严重,旱冻叠加,致使小麦苗情发生逆转。截至2月1日,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东部七市小麦受旱面积、重旱面积和点片死苗面积,分别占播种总面积的81.1%、45.2%和3%。目前,全省有较差的三类苗1030万亩,约占总量的3成,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10多个百分点。部分县(区)甚至达到了50%,发生小麦点片死苗约90万亩。

         据亳州、阜阳、淮北、宿州、淮南、蚌埠、六安、合肥、滁州9市民政局报告,共有39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28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67.22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604.38千公顷,绝收面积29.6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93亿元。

          抗旱保苗

         将大规模人工增雨

         “现在离立春只有几天时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抗旱保苗已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省政府副秘书长程中才表示,面对旱情灾情,我省要求受旱地区实行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2月15日前将所有受旱小麦浇灌一遍;开春后施行“水肥齐攻”,及时施用返青肥和拔节肥,确保实现每亩地“浇一遍水、施十斤肥、增百斤粮”的目标。努力消灭小麦三类苗,尽*大努力促使小麦苗情尽快向一、二类苗转化。

         据悉,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抗旱资金和物资投入力度。此前,去年11月下旬以来,省政府已两次下达1.11亿千瓦时农业抗灾用电指标,支持受旱地区提水浇灌。动用省长预备费1000万元用于当前抗旱保苗工作,专项安排150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补助受旱地区购置抗旱机械,提前预拨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等抗旱保苗物资。

         另据省气象局副局长刘月成介绍,目前,省气象部门已经做好了飞机和火箭、高炮人工增雨作业准备。“100多门高炮和火箭已经集中调配到北部地区,飞机也在调运中,*近几日就可以进场。一旦有合适天气,我们将立即开展立体式人工增雨作业。”刘月成说。(安徽商报武鹏、黄雷)

         2月7日前皖北仍无明显降水

         昨日,我省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小雨天气,旱情较重的沿淮淮北地区却没有出现明显降水,旱情仍将持续。我省气象部门已做好飞机和火箭、高炮人工增雨作业准备。

         记者昨日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当日我省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降水天气,但降水量较小。据安徽省雨量图数据显示,2月1日20时~2日14时,*大降水出现在六安,降水量为6毫米,其次金寨5毫米,霍山3.9毫米,合肥降水量为2.7毫米。当前旱情较重的沿淮淮北地区没有出现明显降水,据气象部门预报,2月7日前,我省北部云系较多,无明显降水,旱情仍将持续。目前,气象部门已做好飞机和火箭、高炮人工增雨作业准备,一旦天气条件许可,将立即组织开展地面、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全力服务当前抗旱保苗工作。

         据省气象台*新预报,未来一周全省多大雾天气。2月3日江北多云,江南阴天部分地区有小雨。2月4日淮北多云转阴天,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和江南有小雨。2月5~7日白天全省阴天,江南部分地区有小雨。7日夜里~9日受暖湿气流影响,全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安徽商报王兵、盛木生)


上海祁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