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型先導式減壓閥
如果您對該產品感興趣的話,可以
產品名稱:
DR型先導式減壓閥
產品型號:
DR型先導式減壓閥
產品展商:
其它品牌
產品價格:
0.00 元
簡單介紹
DR型先導式減壓閥DR型先導式減壓閥
DR型先導式減壓閥的詳細介紹
DR型先導式減壓閥
1. 結構和工作原理
閥處在不工作時,閥處于開啟狀態,油可經主閥芯(1)從B口
流向A口。
DR10型在A腔建立起壓力的同時,壓力油通過阻尼器(2)和(3
),控制通道(4)和(13)作用到主閥芯(1)上端和先導閥的錐
閥(6)上。當A腔壓力超過了彈簧的調定壓力時錐閥(6)被打開。
這時主閥芯上腔的油通過阻尼器(3)流到彈簧腔(7),這樣在主
閥芯上形成一個壓力差,在這壓力差作用下主閥芯產生位移,減小
開口,以保持A腔壓力的恒定。控制油經通道(8)或(9)從外部排
回油箱。若選擇有單向閥的結構,油可以從A腔流到B腔。
DR20和DR30型這兩種與DR10型閥工作原理相同,只是控制油是從通
道(4)引入的,并在先導閥內裝有限制控制油的流量恒定器(12)
。
當流量Q=0時,過載閥(10)可限制A腔壓力的升高,保證閥不被破
壞。
ZDR…D直動型減壓閥是疊加閥。它是一種三通閥,即有二次回路卸
荷裝置的閥。它主要用來降低部分系統的壓力。
該閥主要由閥體(1)、控制閥芯(2)、兩個壓力彈簧(3)、壓力
調節裝置(4)以及可選擇的單向閥組成。
用調節裝置(4)調節二次壓力。
閥是常開狀態的,也就是說油可以暢通地由通道P流向P1(DP型),
或從A流到A1(DA型)。
P1腔的壓力油經控制通道(5)流到閥芯的左端,使閥芯壓在彈簧上
。當P1腔的壓力(即負載)超過調節彈簧(3)的調定值時,閥芯(
2)在調節區域內移動,以保持其P1腔的壓力恒定。
控制油是從P1腔經通道(5)引入的。P1腔的壓力由于外負載的作用
而繼續升高,則使閥芯壓縮彈簧使壓力油經閥芯上的孔(6)流到T
腔(卸荷),則壓力不再升高,從而實現過載保護。
泄漏油是通過彈簧腔(7)排到油箱的。
“DA”可選擇單向閥,油從A1腔流回。
在連接口(8)安裝壓力表,可檢測二次壓力值。
ZDR…D型減壓閥是疊加板式減壓閥。它是一種三通閥,即有二次回
路保護裝置的閥。該閥主要用來降低系統的壓力。
該閥主要是由閥體(1)、控制閥芯(2)、兩個壓力彈簧(3)、壓
力調節裝置(4)以及可以選擇的單向閥組成。
旋轉壓力調節裝置(4)可調節二次壓力。
在靜止時閥處于開啟狀態,也就是說油可以暢通地由通道P流向通道
P1(DP型)從A流向A1(DA型)和從B流向B1(DB型)。P1腔的壓力
油經控制通道(5)流到閥芯的左側,使閥總壓再彈簧上。當P1腔的
壓力(即負載)超過調節彈簧(3)的調節值時,閥芯(2)在調節
區域內移動,以保持其P1腔壓力的恒定。
控制油是從P1腔經通道(5)引入的。P1腔的壓力由于外負載的作用
而繼續升高,則推動閥芯壓縮彈簧使壓力油經閥芯上的孔(7)流到
T腔壓力不再升高,從而實現了過載保護。
泄漏油是通過彈簧腔(8)排到油箱的。“DA”和DB型減壓閥,可安
裝單向閥,油可從A1流到A和B1流到B。在壓力表連接口(9)可測得
二次壓力數值。
2. 減壓閥的常見故障及排除
減壓閥的常見故障有調壓失靈、閥芯徑向卡緊、工作壓力調定后出
油口壓力自行升高、噪聲、壓力波動及振蕩等。
(一) 調壓失靈
調壓失靈有如下一些現象:
調節調壓手輪,出油口壓力不上升。其原因之一是主閥芯阻尼孔堵
塞、阻尼器(2)和阻尼器(3)堵塞,出油口油液不能流入主閥上
腔和導閥部分前腔,出油口壓力傳遞不到錐閥上,使導閥失去對主
閥出油口壓力調節的作用。又因阻尼孔堵塞后,主閥上腔失去了油
壓P3的作用,使主閥變成一個彈簧力很弱的直動型滑閥,故在出油
口壓力很低時就將主閥減壓口關閉,使出油口建立不起壓力。另外
,主閥減壓口關閥時,由于主閥芯卡住,錐閥未安裝在閥座孔內,
外控口未堵住等,也是使出油口壓力不能上升的原因。
出油口壓力上升后達不到額定數值,其原因有調壓彈簧選用錯誤,
長久變形或壓縮行程不夠,錐閥磨損過大等原因。
調節調壓手輪,出油口壓力和進油口壓力同時上升或下降,其原因
有錐閥座阻尼小孔堵塞,阻尼器(3)堵塞,泄油口堵住和單向閥泄
漏等原因。
錐閥座阻尼小孔堵塞,阻尼器(3)堵塞后,出油口壓力同樣也傳遞
不到錐閥上,使導閥失去對主閥出油口壓力調節作用。又因阻尼小
孔堵塞后,使無先導流量流經主閥芯阻尼器(3),使主閥上、下腔
油液壓力相等,主閥芯在主閥彈簧力的作用下處于*下部位置,減
壓口通流面積為*大,所以油口壓力就隨進油口壓力的變化而變化
。
如泄油口堵住,從原理上來說,等于錐閥座阻尼小孔堵塞,阻尼器
(3)堵塞。這時出油口壓力雖能作用在錐閥上,但同樣也無先導流
量流經主閥芯阻尼器,阻尼器(3),減壓口通流面積也為*大,故
出油口壓力也跟隨進油口壓力的變化而變化。
當單向減閥的單向閥部分泄漏嚴重時,進油壓力就會通過泄漏處傳
遞給出油口,使出油口壓力也會跟隨進油口壓力的變化而變化。另
外,當主閥減壓口處于全開位置時,由于主閥芯卡住,也是使出油
口壓力隨進油口壓力變化的原因。
調節調壓手輪時,出油口壓力不下降。其原因主要由于主閥芯卡住
引起。出口壓力達不到*低調定壓力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導閥中“O
”形密封圈與閥蓋配合過緊等。
(二) 閥芯徑向卡緊
由于減壓閥和單向減壓閥的主閥彈簧 力很弱,主閥芯在高壓情況下
容易發生徑向卡緊現象,而使閥的各種性能下降,也將造成零件的
過度磨損,并縮短閥的使用壽命,甚至會使閥不能工作,因此必須
加以消除。
(三) 工作壓力調定后出油口壓力自行升高
在某些減壓控制回路中,如用來控制電液換向閥或外控順序閥等,
當電液換向閥或外控制順序閥換向或工作后,減壓閥出油口的流量
即為零,但壓力還需保持原先調定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減壓閥的
出油口壓力往往會升高,這是由于主閥泄漏量過大所引起。
在這種工作狀況中,因減壓閥出口流量變為零,流量流經減壓口的
流量只有先導流量,由于先導流量很小,一般在2升/分以內,因此
主閥減壓口基本上處于全關位置,先導流量由三角槽或斜面處流出
。如果主閥芯配合過松或磨損過大,則主閥泄漏量增加。按流量連
續性定理,這部分泄漏量也必須從主閥阻尼孔內流出流經阻尼孔的
流量即由原有的先導流量和這部分泄漏量二部分組成。因阻尼孔面
積和主閥上腔油液壓力P3未變(P3由已調整好的調壓彈簧預壓縮量
確定),為使通過阻尼孔的流量增加,而必然引起主閥下腔油液壓
力P2的升高。因此,當減壓閥出口壓力調定好后,如果出口流量為
零時,出口壓力會因主閥芯配合過松或磨損過大而升高。
(四) 噪聲、壓力波動及振動
由于減壓閥是一個先導式的雙級閥,其導閥部分和溢流閥的導閥部
分通用,所以引起噪聲和壓力波動的原因也和溢流閥基本相同。
減壓閥在超流量使用中,有時會出現主閥振蕩現象,使出油口壓力
不斷地升壓—卸荷—升壓—卸荷,這是由于無窮大的流量使液流力
增加所致。當流量過大時,軟弱的主閥彈簧平衡不了由于過大流量
所引起的液流力的增加,因此主閥芯在液流力作用下使減壓口關閉
,出油口壓力和流量即為零,則液流力即也為零,于是主閥芯在主
閥彈簧力作用下,又使減壓口打開,出油口壓力和流量又增大,于
是液流力又增加,使減壓口關閉,出油口壓力和流量又為零。這樣
就形成主閥芯振蕩,使出油口壓力不斷地變化,因此減壓閥在使用
時不宜超過推薦的公稱流量。
三、 DZ型先導順序閥
1. 結構和工作原理
DZ型先導順序閥適用于按壓力控制順序動作的液壓系統。DZ型閥是
由先導閥、帶插入式主閥芯的主閥及可供選擇的單向閥組成。根據
控制油的供給和排出的不同情況,構成不同型式(見圖形符號)。
背壓閥DZ…―30/210
A腔的壓力油由通道(2)通過阻尼器(1)作用在先導閥(4)的控
制活塞(3)上,同時壓力油也通過阻尼器(5)作用在主閥芯(6)
的上腔。當A腔壓力升高超過彈簧(7)的調定值時,控制活塞朝著
彈簧(7)的方向移動。此時主閥芯(6)上腔的油通過阻尼器(8)
、控制邊14和通道(9)流到B腔,并在主閥芯(6)上形成1個壓力
差,使主閥芯打開,把A腔和B腔接通。在彈簧(7)的作用下可保持
這個開啟壓力的恒定。
在控制活塞上的泄漏油通過內部通道(10)流到B腔。
若從B腔向A腔回油,可選擇帶有內裝單向閥的結構。
背壓閥 DZ…—30/210X…
這種閥的工作原理與DZ…—30/210型相同,只是控制油輸入方式不
同。
-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與產品質量。
- 免責申明:以上內容為注冊會員自行發布,若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存在爭議,平臺將會監督協助處理,歡迎舉報
DR型先導式減壓閥相關產品
**溢流閥的主要參數 **溢流閥的主要參數
溢流閥(遙控型)DG-02-3 溢流閥(遙控型)DG-02-3
DG-01-3,DG-01-2,DG-01-1,DT-01-3,DT-01-2, DG-01-3,DG-01-2,DG-01-1,DT-01-3,DT-01-2,
DG-02-3,DG-02-1,DT-02-3,DT-02-1溢流閥(直動型)DG-02-3,DG-02-1,DT-02-3,DT-02-1 DG-02-3,DG-02-1,DT-02-3,DT-02-1溢流閥(直動型)DG-02-3,DG-
RVG-06,RVG-10,RVT-04,RVT-06,RVT-10, RVG-06,RVG-10,RVT-04,RVT-06,RV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