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技术------正确使用**要注意什么事项?
(1)正确诊断并对症用药 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同防治人类和禽畜的**一样,一种**必须对**的病因、病原有针对性,不可能有防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随意用药不但不能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而且会造**力、物力的损失。因此,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科学地选用渔药。
有时在同一养殖水体中同时出现多种病症,即通常所说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首先对其比较严重的一种**使用**,使该病好转或痊愈后,再针对其余的**进行用药。因为在**不同**的各种**中,不仅要考虑它们本身的理化性状,同时也要考虑对鱼体的不同**性。如果在同一发病水体中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便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拮抗作用,作用互相抵消或减弱,对需**的某种**根本无效或效果较差;②协同作用,作用相加或相乘,使药效大大增强,有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③无关作用,两种**同时使用时各自的药效不受影响,对所需**的**仍有通常的疗效,但这种用**法通常很少应用。
(2)了解**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 各种**都有各自的理化特性,在选择使用、管理和配制等方面都必须注意其特性。在使用一种**防治一种**时,**可能是对症的,使用方法也正确,但如果不注意**本身的理化性质,就可能出现异常或者失效。例如漂白粉,当保管不善时,由于在空气中易潮解而失去有效氯,如再按常规使用,就会对**无**效果。又如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只能现用现配。对于同一水体中同时养殖几个不同的种类,即在混养的情况下,使用**时不仅要注意选择对患病种类的**性高的**,同时也要考虑所选择的**是否对未患病种类构成危害。如鱼类与虾或蟹混养,当鱼寄生虱病时,便不能使用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全池泼洒,应选用其他**或将鱼捕起后用浸浴法**。如用敌百虫全池泼洒,就会造成虾、蟹中毒而死。
(3)了解养殖环境并合理施放药量 防治**,一般以一个池塘、网箱作为水体单位。池塘理化因子pH值、溶氧、盐度、硬度、水温等;生物因子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数量和密度等以及池塘的面积、形状、水深和地址状况等,都对**的作用有一定影响。施药量正确与否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在了解养殖环境的基础上,正确地测量池塘面积和水深,计算出全池遍洒的药量,或者比较正确地估计池中防御种类的数量和体重,计算出投喂**饵料的量,这样才能既**又有效地发挥**的作用。
(4)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 近些年来除养殖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等传统淡水鱼类外,海水鱼、虾、贝、蟹、藻类及海淡水名、特、**动物养殖发展也十分迅速,从国外移植和引进,新的品种不断增加,这些养殖新品种在其养殖过程或人工苗种生产期也常发生**。因此,在使用**防治其**时,必须考虑目前应用的**是否适用及相应的使用剂量。不同养殖种类或品种对**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即便是养殖一个品种,在其不同年龄和生长阶段也有差异。例如,鲈、真鲷、淡水白鲳等比鲤科鱼类对敌百虫较敏感。
(5)注意**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 药理性禁忌如用沸石,就不能同时用其他**,否则沸石会吸附其他**;生石灰和敌百虫不能同时使用;理化性禁忌如四环素族和青霉钠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后者分解,有青霉素析出。各种**单独使用对于机体可起到各自的药理效应,但当两种以上**合并使用,或者在刚使用过一种**不久,其效应尚未消退接着又使用**种**,由于**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现药效加强或毒副作用减轻,也可能出现药效减弱或毒副作用增强。由于渔药是近些年来才从化学**、医药、兽药中筛选出并使用于渔业的,而且“鱼”的特性又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对许多**的药理、药效等都缺少研究,因此必须注意**的相互作用。
(6)防止滥用**,注意**反应和蓄积中毒 滥用**不仅造成物质上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会给养殖东古玩带来药害。**用药,一定不能滥用。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防治**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不当很容易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副作用。
(7)认真观察群体活动状态,注意总结防治效果 在养殖池塘或网箱施放**以后,必须注意观察情况。通常在用药12小时之内要有专人值班,密切注意养殖群体动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要排水和加注新水并根据所用**的性质施用相应的****进行抢救;**天以后,早晚巡塘,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发病群体的病情和死亡情况。通常3~6天内如病情好转,死亡基本停止,说明疗效良好;如虽有死亡,但死亡数明显减少,说明疗效尚好;如死亡数保持**前或超过**前,说明无效,就应该进一步检查、诊断,分析原因,为继续**做出决断。
《对虾健康养殖问答(第2版)》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