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 pm2.5检测 是谁使PM2.5成为公共问题冲击波
细颗粒物(PM2.5)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点区域和省会城市展开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从信息来说,这不算新。去年12月,环保部长已发布这一PM2.5监测时间表。但从信号来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重要的。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与环保部门的安排,分量大有不同。政府工作报告称,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一年前,没有人可以预计到PM2.5会受到关注。那时,PM2.5只是一个专业术语,监测和控制PM2.5还不在环境议题之中。专业术语,就是专家的行话,泛着冷色的光,它提高专家的谈话效率,同时扎起专业的篱笆。现在,它是公共生活中的概念。
作为公共话题的PM2.5,在去年10月间出现。北京的秋天灰霾连日不开,环保部门报告空气质量经常优良,人们发现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不断提醒“不健康”、“有毒害”、“指数以外”。是否监测PM2.5,被认为是空气评价反差巨大的原因。微博传播与媒体跟进使公众更多地关注起来。一个埋伏在标准后面的漏洞,一个不向公众指明的陷阱,就此显露。
不监测PM2.5,空气质量达标与不达标的城市分别80%和20%;监测PM2.5,情况就会正好颠倒,成为20%和80%,这就是我们基本生活在合格空气下的真实情况。既然PM2.5已经广为人知,无人能够否认它的危害,那么依靠把主要污染成分排除在标准之外以示大气治理的成效,就成了一种皇帝新衣式的把戏。
进入11月中旬,结束这种皇帝新装把戏的迹象出现了。消息接连不断:各地可自行决定是否监测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再度就是否纳入PM 2.5指标征求意见,PM2.5预计2016年实施限值标准,国内城市分步开展PM2.5监测,新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纳入PM2.5指标……
PM2.5问题的公共化过程,表明人们已经不能接受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增长等同于一切的推土机般的硬道理。这一过程也使人了解到,生活政治可以是公共空间的一种展开形式。权力、技术、知识、传播与公众之间,呈现着复杂的关系。
人无不有选择地行动,群体也一样,权力如此,专家如此,媒介如此,公众也如此。既然这样,实现公众之所愿,要靠公众的自我关切和压力显示。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没有社会进步和公共福祉,就没有公益、公道、公允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