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美国制造“干冰”就在实验室中做试验用。
1945年,美国**将干冰作为喷射介质,**各种油脂。
1963年,雷金纳德?林德利用喷射二氧化碳颗粒的办法“从骨头上剔除肉”,获得一项**。
1972年,埃德温?瑞斯以“喷射高速干冰颗粒从物体上去除残余部分”的办法,而获得一项**。
1977年,卡尔文?冯以“用可挥发性颗粒介质进行喷砂”获得**。
80年代初,美国利用干冰颗粒喷射弹道轨迹和低温龟裂之原理,解决了**领域卫星导航系统、核动力发电系统设备清洗维护及特殊需求。其时制冰机外观粗糙、体积庞大,重约60多吨,而且干冰颗粒制造效率很低,硬度不高,规格尺寸单一,使其利用受到很大限制。
80年代末,由于加工精度和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对干冰制造机、喷射机进行了较大改进,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减到2吨,并且利用微循环深冷技术,使CO2利用率提高近2倍,制造出不同硬度和尺寸的干冰颗粒,降低了成本,使得该项技术由**转向民用领域、工业领域,并得到飞速发展。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应用干冰清洗技术很普遍。在轮胎、铸造、塑料、橡胶、烘焙食品、航空、汽车内饰件生产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清洗费用,为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益处。干冰清洗被美国空军大规模采用进行飞机维修、飞机脱漆,波音公司也是如此;固特异轮胎公司的每个工厂均采用干冰清洗轮胎模具;沃尔沃、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汽车公司都应用干冰清洗铸造模具。德国、挪威和日本已把干冰清洗应用于造船业。
进入90年代,我国的一些化学清洗、铸造等专业性书籍和杂志中,对该技术也只有简要性介绍。
90年代末期,国内在引进国外成套设备的同时引进了干冰清洗设备。较早采用干冰清洗的上海汽车有色铸造总厂从干冰清洗中获得了巨大效益,有效的保障了铸件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近些年来,一些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也都陆续引进或使用国外干冰清洗设备,如华东Teksid、山西Asimco、米其林轮胎、辽河油田、东风汽车等企业。而专业清洗公司、一汽铸造、昆山Cooper、西安Hydro、扬子石化等企业则应用了国产干冰清洗设备,很好的解决了生产清洁的难题。
世界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业已出台,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发展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替代物耗、能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的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立法也将对工业排放施加持续的更加严格的管制,要求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国家发改委2005年5月下发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中明确指出“发展装备清洗技术。推广干冰清洗、喷淋清洗、不停车在线清洗等技术”。这些都为干冰清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干冰清洗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http://www.chinazhengtong.cn/news_14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