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泵出油量不足 1.容積效率低 (1)泵內部滑動零件磨損嚴重
1) 柱塞泵柱塞與缸體孔磨損嚴重
2) 柱塞泵配油盤與缸體端面磨損嚴重 (1)拆開清洗,修理和更換
3) 研磨配油盤端面
4) 研磨修理或更換
5) 更換柱塞并配研到要求間隙,清洗后重新裝配
6) 研磨兩端面達到要求,清洗后重新裝配
7) 一般用戶不具備研磨的技術和設備研磨料,更換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2)泵裝配**
1) 柱塞磨損后與缸筒間隙太大,更換滑柱滑靴。
2)柱塞卡死后滑靴斷裂,1支或2只滑柱卡死在缸筒內。恭喜你,這個泵馬上可以報廢換新了。
(3)油的粘度過低(如用錯油或油溫過高)
(1)更換油液,檢查油溫過高原因,提出降溫措施.
2.泵有吸氣現象 參見本表(二)1、2。 參見本表(二)1、2。
3.泵內部機構工作** 參見本表(二)4。 參見本表(二)4。
4.供油量不足 非自吸泵的輔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 修理或更換輔助泵
(四)壓力不足或壓力升不高 1.漏油嚴重 參見本表(三)1。 參見本表(三)1。
2.驅動機構功率過小 (1)電動機輸出功率過小
1) 設計不合理
2) 電動機有故障
(2)機械驅動機構輸出功率過小 1) 核算電動機功率,若不足應更換
2) 檢查電動機并排除故障
(2)核算驅動功率并更換驅動機構
3.泵排量選得過大或壓力調得過高 造成驅動機構或電動機功率不足 重新計算匹配壓力,流量和功率,使之合理
(五)壓力不穩定,流量不穩定 1.泵有吸氣現象 參見本表(二)1、2。 參見本表(二)1、2。
2.油液過臟 個別葉片在轉子槽內卡住或伸出困難 過濾或更換油液
3.泵裝配** 。
4.泵的結構因素 參見本表(二)4。 參見本表(二)4。
5.供油量波動 非自吸泵的輔助泵有故障 修理或更換輔助泵
(六)異常發熱 1.裝配** (1)間隙選配不當(如柱塞與缸體、葉片與轉子槽、定子與轉子、齒輪與測板等配合間隙過小,造成滑動部件過熱
**)
(2)裝配質量差,傳動部分同軸度未達到技術要求,運轉時有別勁現象
(3)軸承質量差,或裝配時被打壞,或安裝時未清洗干凈,造成運轉時別勁
(4)經過軸承的潤滑油排油口不暢通
1) 回油口螺塞未打開(未接管子)
2) 安裝時油道未清洗干凈,有臟物堵住
3) 安裝時回油管彎頭太多或有壓扁現象 (1)拆開清洗,測量間隙,重新配研達到規定間隙
(2)拆開清洗,重新裝配,達到技術要求
(3)拆開檢查,更換軸承,重新裝配
1) 安裝好回油管
2) 清洗管道
3) 更換管子,減少管頭
2.油液質量差 (1)油液的粘-溫特性差,粘度變化大
(2)油中含有大量水分造成潤滑**
(3)油液污染嚴重 (1)按規定選用液壓油
(2)更換合格的油液清洗油箱內部
(3)更換油液
3.管路故障 (1)泄油管壓扁或堵死
(2)泄油管管徑太細,不能滿足排油要求
(3)吸油管徑細,吸油阻力大 (1)清洗更換
(2)更改設計,更換管子
(3)加粗管徑、減少彎頭、降低吸油阻力
4.受外界條件影響 外界熱源高,散熱條件差 **外界影響,增設隔熱措施
5.內部泄漏大,容積效率過低而發熱 參見本表(三)1。 參見本表(三)1。
(七)軸封漏油 1.安裝** (1)密封件唇口裝反
(2)骨架彈簧脫落
1) 軸的倒角不適當,密封唇口翻開,使彈簧脫落
2) 裝軸時不小心,使彈簧脫落
(3)密封唇部粘有異物
(4)密封唇口通過花鍵軸時被拉傷
(5)油封裝斜了
1) 溝槽內徑尺寸太小
2) 溝槽倒角過小
(6)裝配時造成油封嚴重變形
(7)密封唇翻卷
1) 軸倒角太小
2) 軸倒角處太粗糙 (1)拆下重新安裝,拆裝時不要損壞唇部若有變形或損傷應更換
1) 按加工圖紙要求重新加工
2) 重新安裝
(3)取下清洗,重新裝配
(4)更換后重新安裝
1) 檢查溝槽尺寸,按規定重新加工
2) 按規定重新加工
(6)檢查溝槽尺寸及倒角
(7)檢查軸倒角尺寸和粗糙度,可用砂布打磨倒角處,裝配時在軸倒角處涂上油脂
2.軸和溝槽加工** (1)軸加工錯誤
1) 軸頸不適宜,使油封唇口部位磨損,發熱
2) 軸倒角不合要求,使油封唇口拉傷,彈簧脫落
3) 軸頸外表有車削或磨削痕跡
4) 軸頸表面粗糙使油封唇邊磨損加快
(2)溝槽加工錯誤
1) 溝槽尺寸過小,使油封裝斜
2) 溝槽尺寸過大,油從外周漏出
3) 溝槽表面有劃傷或其他缺陷,油從外周漏出 1) 檢查尺寸,換軸。油封處的公差常用h8
2) 重新加工軸的倒角
3) 重新修磨,消除磨削痕跡
4) 重新加工達到圖紙要求
(2)更換泵蓋,修配溝槽達到配合要求
3.油封本身有缺陷 油封質量不好,不耐油或對液壓油相容性差,變質、老化、失效造成漏油 更換相適應的油封橡膠件
4.容積效率過低 參見本表(三)1。 參見本表(三)1。
5.泄油孔被堵 泄油孔被堵后,泄油壓力增加,造成密封唇口變形太大,接觸面增加,摩擦產生熱老化,使油封失效,引起漏油 清洗油孔,更換油
封
6.外接泄油管徑過細或管道過長 泄油困難,泄油壓力增加 適當增大管徑或縮短泄油管長度
7.未接泄油管 泄油管未打開或未接泄油管 打開螺塞接上泄油管。
小貼士: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干,90后的機修和70后的機修除了人工費不一樣,手藝也是不一樣的。
請撥專線電話來電本公司咨詢探討液壓技術問題。
下期開始探討齒輪泵安裝維護和常見故障。